中文 / EN
首页 > 文化传承 >国学 >纵横家 >正文

先秦诸子百家——纵横家

“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韩非子》,一讲到纵横家,大家一定能想得到的一位“传神”之人,先秦时期纵横家创始人鬼谷子。

2024-03-26 14:18:35

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韩非子》,一讲到纵横家,大家一定能想得到的一位传神之人,先秦时期纵横家创始人鬼谷子。

鬼谷子又名王诩、王禅,号玄微子,战国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被誉为千古第一奇人,并编写了《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等传世之书。

  相传鬼谷子的出生是由于他的母亲吃下一株稻谷而怀孕生下他,且他母亲发现这株稻谷的地方是在梦中进入了一个昏暗无光的世界中遇到的,生下的孩子便取名鬼谷子。鬼谷子长大后居住在阳城附近一座山谷中,谷内丘高沟深,林木茂盛,鬼火闪动,幽不可测,不像人住的地方,因此被人称为鬼谷岭。鬼谷子独自隐居山中,不与世俗往来,整日修道,作书。但是由于他的学问之深,学问之高,被兵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科学家尊他为先师,法家尊他为大师,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则将他与老子同列,尊为王禅老祖。而墨家创始人墨翟也曾一起喝鬼谷子在云梦山采药云游。

鬼谷子在当时被人们当作神仙一般对待,他的弟子也是当时各国可遇不可求的旷世贤才。曾经有一句话充分证明了鬼谷先生学生的才能:乱世出纵横,纵横平乱世。在当时,鬼谷子培养的弟子也是让人崇敬的,而他们的故事也足以证明他们的才能,如合纵的张仪,连横的苏秦,战国第一杀神名将白起,素有李牧死,赵国亡的赵国名将李牧,著名的战国时期外交家,成语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毛遂,帮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战胜吴王夫差成功复国的谋略家范蠡等人。

鬼谷先生的纵横家学者是当时各诸侯王畏惧而又渴望的人,《文史通义》中感慨道:战国者,纵横之世也!纵横家们通过精湛的游说技巧,促进了社会的大一统和历史的前进发展。

苏秦,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苏秦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攻读《阴符》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早年间,苏秦跟随鬼谷先生学习纵横之法,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但由于当时政治背景使得他未被重视,穷困潦倒,狼狈而回。家人嘲笑他只会呈口舌之利,苏秦羞愧难当,认为自己辱没了师傅的教诲,是找到《周书阴符》并将自己关在屋子里闭门不出开始钻研,一年后悟出合纵之术便开始了他的游说之路。

期初他来到洛阳,求见周显王。但显王周围的大臣一向了解苏秦的为人,都瞧不起他,因而周显王并不信任他。然后苏秦西行至秦国。时秦孝公已死。就游说秦惠王兼并列国,称帝而治。秦惠王认为时机不成熟,且秦国刚处死商鞅,讨厌说客,未采纳他的建议。苏秦没有放弃,便又向东来到赵国。当时赵肃侯任命其弟赵成为国相,封为奉阳君。而奉阳君不喜欢苏秦,苏秦又一次碰壁。

燕文公二十八年(公元前前334年),苏秦到燕国后等待了一年多才见到燕文公。苏秦游说燕文公,先从地理位置上分析了燕国与赵国的相依之势,接着指出燕国的战略错误,让他不必担忧千里之外的秦国,要重视百里之内的赵国;最后建议燕文公合纵赵国,结为一体。燕文公认为苏秦之议很有道理,允诺苏秦如果能以合纵之计维持燕国安定,愿举国相报。于是在燕文公的资助下第二次来到赵国。此时赵国相国奉阳君赵成已死,苏秦乘机游说赵肃侯,提出六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的主张。苏秦详细分析了赵国和其他诸侯国的关系,并提出韩、魏、齐、楚、燕、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并建议赵国组建六国联盟并力抗秦,如此一来,六国一体,秦国一定不敢从函谷关出兵侵犯,赵国的霸主事业也就成功了。赵肃侯采纳了苏秦的合纵主张,资助他去游说各诸侯国加盟,以订立合纵盟约,史称合纵

而他为了他的同门师兄张仪的发展,将张仪骗到自己这边声称要帮助他成就功业,但在张仪到来后却对他百般羞辱,张仪气愤不已,想到只有秦国才能对抗赵国的合纵联盟,便投奔秦国。后来张仪了解了是苏秦为了让他又更高发展才羞辱他,恍然大悟后感叹自己才学不如苏秦,并承诺苏秦在赵国时不会攻打赵国。

张仪,姬姓,张氏,名仪。被苏秦称为天下贤士,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

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年),秦惠王派遣公子华和张仪围攻魏国的蒲阳,攻打并占领了蒲阳。张仪趁机劝说秦惠王把蒲阳归还魏国,而且派公子繇到魏国去作人质。张仪又趁机劝说魏王道:秦国对待魏国如此地宽厚,魏国不可不以礼相报。秦惠王三年(前322年),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去魏国担任国相,打算使魏国首先臣事秦国而让其它诸侯国效法它。魏惠王不肯接受张仪的建议,秦惠王大发雷霆,立刻出动军队攻克了魏国的曲沃、平周,暗中给张仪的待遇更加优厚。

为了帮助秦国取得霸权,统一中原,张仪提出连横策略,并开始了他的游说之路。

首先张仪来到楚国,向楚怀王提出:他可以向秦王建议不要黔中之地,请秦王派太子来楚国作人质,楚国派太子到秦国作人质,把秦王的女儿作为侍候楚怀王的姬妾,两国永结兄弟邻邦,不相互打仗的策略。而楚国相国屈原却反对他,并认为张仪只是来骗楚怀王并且夺取楚国疆土的,但楚怀王并不听从屈原的劝告,背弃了与赵国等国合纵的盟约,转而连横

离开楚国后张仪立刻去韩国游说韩宣惠王,告诉他韩国地势险恶,易攻难守,若不归顺秦国,那秦国就会发兵攻打宜阳,截断韩国的上党地区,再东取成皋、荥阳,使得韩国国土四分五裂。而秦王只是为了削弱楚国,只要韩国臣服于秦国,那秦国便不会对韩国用兵。最终,在张仪的威逼利诱下,韩宣惠王也背叛了合纵,加入连横 

  就这样,张仪又接着游说齐国的齐湣王,赵国赵武灵王,燕国燕昭王。自此,苏秦的合纵完全被张仪所攻破,连横使秦国成为了最强大的国家,并乘机向失去盟友的楚国发动进攻,一举攻下楚国。

  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的策略及哲学思想代表着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类优秀思想的集大成流派,纵横家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的威慑力也成为了后人对于神秘的纵横家的遐想。